江溪中文 >
號外 > 卷一游擊辦報 【13】永遠戰斗在第一線
卷一游擊辦報 【13】永遠戰斗在第一線
“傻孩子,不要命啦!”
王茂生把少年拉上岸,給他包上衣裳被子取暖。
老周叔他們則紛紛脫了衣服跑進河里,想方設法撈尋那些掉落的鉛活字。
村里老人孩子也來了,他們拿來了笊籬、瓷碗、木盆和漁網,拉成一排彎腰鉆進水里去打撈。
在劉子魁淚眼婆娑的視線里,那河道好像一下子站滿了人。
大家在那段河道里反復檢尋了三遍后,王茂生不忍他們再在水里受罪,謊稱全都找到了,把所有人勸上岸來。
看著積極踴躍幫忙的男女老少,看著人家為鉛印機騰出來的新婚瓦房,看著這一呼百應的擁護氣氛,王茂生就明白上級為什么要把印刷廠改定到這個村子了。
他指揮大家把機器組裝好,把夾襖里的鉛活字抖摟到幾個大木盆里,按照偏旁部首分門別類擺到人字形木架上,忙活了一下午。
機器到位,鉛活字在列,王茂生好像回到了5年前的北平。
1935年12月8號夜里,他就是用這樣的機器印刷了數不清的小冊子和標語海報,第二天他和同學們一起上街請愿、游行,最后被反動軍警毒打、抓捕……
老周叔他們心急想要開開眼,催促他:“茂生同志,你快點兒打開機器試試吧,大家都等著呢。”
王茂生笑著擺擺手:“我們還沒有報紙版面呀,印什么呢?今天太晚了,你們先休息,明早我演示給你們看。”
他準備熬夜把新一期的《游擊報》編輯好,排上印版。
別看這幾日都在趕路,沒辦法及時獲取最新的戰況和國內時事,可他善于觀察和采訪,發現日軍為了分割抗日根據地,正在鐵路、公路沿線及城鎮周圍大量修筑炮樓、碉堡、封鎖墻、封鎖溝等,為此抓了很多老百姓干苦力,還制造了不少慘案。
他把所見所聞寫了下來,再配上控訴暴行的社論、宣傳黨中央綱領、軍政委員會方針政策的內容和謳歌游擊隊戰斗事跡的存稿,八開兩版的報紙就做出來了。
制版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小麻煩,就是有些鉛活字找不到了,不是大家在河里搜得不細,而是在劉子魁渡河前,那些鉛字就已經遺失在山路上了。
這些鉛活字只有兩厘米長,筷子頭那么粗,想從山上全找回來是不現實的,他只能通過遣詞造句,盡量避免使用那些字眼。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簡單吃了自帶的干糧,迫不及待地涌入“印刷廠”,看王茂生如何把版樣插入機器,如何搖起機器旁的“鐵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