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印象深刻(求票呀)
分配好角色之后,就會開始一場20分鐘的自由討論,最后由報告員花5分鐘完成稱述。
再之后就是面試官提問題的環節了,提問完面試結束。
陶知命不知道其他七個人有經歷多少這種形式的群面,不過……風險很大啊。
群面的坑太多了。
不少人會不自覺地就進入辯論爭吵的局面,忽略這其實是一種協作式解決問題的場景,別人只不過是在觀察每個人的理解、表達、情緒控制等等各種能力。
面試官介紹完規則,自我介紹就開始了。
都沒指定從哪邊開始,因為這也是考察的一部分。
果然有人想率先表現,因為他剛好坐在那邊第一個,順勢就對面試官開口道:“那我提議,就從我這邊開始吧。我叫……”
陶知行一心兩用,這個環節,能準確記住別人的名字,等下討論時候可以不叫錯就可以。最主要的,還是留心面試官在這些人介紹過程中的反應。
當然,合格的面試官并不會露出過多的神情姿態。
只不過,這個時候畢竟還沒有后來那么先進的手段,先用攝像機拍下來,后面再看錄像分析。他們多少還是得記錄一下的,這就能讓人看出一些信息。
聽著前面幾個人的自我介紹,陶知命只覺得放眼望去,個個都是人才。
自我介紹階段的揚長避短體現得淋漓盡致。
輪到陶知命之后,他一站起來,一米八一的個頭加上新近打理后干凈帥氣的形象就有點懾人。
“我叫陶大郎,在東京大學學習管理。大一父母因車禍去世之后,就開始堅強地獨自生活。因為花了很多時間進行學習和研究,用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視野,因此可能被認為是性格比較內向的人,實際已經成長得冷靜而目標明確。”
“我善于和他人溝通,因為家中住宅與不動產會社的收購事宜,一直在獨力進行談判。在這個過程里,對不動產這個領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住友在不動產行業的地位和實力讓我非常震撼,我也從這個事件中看到了不動產領域遠大的未來。感謝能有這個機會介紹自己,相信我能和會社一起共同成長。”
他毫無心理壓力地將陶大郎遭遇的家庭變故講出來,避免山根橫久可能出幺蛾子,在隨后巧妙地暗示一下陶大郎其實在校期間慫得很。
再說說住宅被收購的事,一個在校生需要自己出面和不動產公司談判,算是這些大多只介紹自學歷、成績、社團活動、打工經歷的年輕人里比較獨特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