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全教育
這起海上交通事故最終的調(diào)查結果我不知道,但通過這起交通事故能看出幾個問題。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曾在近海客輪和近海貨輪上服務過,也曾在遠洋貨輪上干過近兩年。尤其在跑近海航線時,我遇到過很多漁船,對國內(nèi)漁船有一定了解。”
“我們有些漁民迷信‘搶過大船頭,一年吃不愁”。只要見著大船來了,喜歡乃至故意近距離穿越大船船艏。但更多的漁民是因為放了漁網(wǎng),擔心漁網(wǎng)會被航經(jīng)的貨輪卷走刮壞,為保護漁網(wǎng),見著大船經(jīng)過就不斷在大船前方來回穿越,試圖以此逼大船改向遠離。”
李副局長雖然分管漁政和漁業(yè),但從未出過海,不敢相信竟有這樣的事。
濱江漁政站的楊副站長出海護過漁,知道咸魚不是在危言聳聽,不禁點點頭。
“同志們,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中國的貨輪出于同情心,往往讓就讓了。但外輪不信這一套,他們不一定肯讓。有的外國船長并不知道漁網(wǎng)對大家的重要性,領會不了漁船在正前方近距離反復穿越的意圖。”
“大家是在貨輪前面亡命相搏,左右來回穿越,人家不知道你們在做什么,由于語言不通又無法通過電臺進行有效溝通,并且就算及時采取避讓措施,也不知道漁網(wǎng)的具體位置,一不留意就撞上了。”
看著臺下漁民們?nèi)粲兴嫉臉幼樱n渝凝重地說:“這樣的情況不止一次發(fā)生過,我在遠洋貨輪上服務時親眼看到過,當時是在東海海域,兩條漁船企圖逼我所服務的貨輪遠離漁網(wǎng)。
我當時是見習大副,英國二副在駕駛臺值班,他發(fā)現(xiàn)漁船攔在前面,當即先做了避讓。可那兩條浙海籍的漁船繼續(xù)變向追趕,豁出去保護漁網(wǎng)。二副當時真沒了主意,不知道那兩條漁船想做什么,我發(fā)現(xiàn)不對勁,趕緊讓舵手左滿舵,在最后關頭避免了碰撞的發(fā)生。”
近距離穿越大船船艏,在座的船老大幾乎都干過。
會場里更安靜了,一個個聽得五味雜陳。
“我知道漁網(wǎng)被毀損失會很大,也知道大家靠捕撈維持生計,但小船逼大船調(diào)整航向太危險,一個不慎就會船毀人亡!”
“韓局長,我知道你說這些是為我們好,可真要是不攔,我們的漁網(wǎng)毀了,這個損失誰賠?”一個船老大忍不住站起來問。
“這確實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但你們都是家里的頂梁柱,你們要是在海上出了事,家里人怎么辦?我認為命比網(wǎng)值錢,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韓渝頓了頓,接著道:“為避免這樣的情況再次發(fā)生,我認為漁政和海監(jiān)部門要做工作,比如組織大家進行英語培訓,英語沒大家以為那么難,只要掌握一些日常用語,可以進行簡單的溝通就行了。
大家的船上都有電臺,看見大船來了呼叫對方,告訴對方哪里有漁網(wǎng),我相信對方會及時避讓,畢竟大船的推進器一旦被漁網(wǎng)纏上也會造成損失,甚至有失控的危險。
又比如請漁政部門及時與海監(jiān)溝通,提前通報漁船捕撈作業(yè)的范圍,提醒航經(jīng)的貨輪注意避讓。總之,辦法肯定比困難多,用不著冒船毀人亡的危險去逼大船轉(zhuǎn)向……”
韓渝整整講了兩個小時,所講的內(nèi)容跟之前組織的培訓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