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希望(2)
第五步:全面推廣O2O項目,讓農村也能享受到電商的便捷和高效服務。
地球人都知道,在大部分農村地區,人們去鎮上買東西都是成批成批購買的,甚至連鹽巴都是一箱一箱袋地往家里抗……這并不是因為農村這邊財大氣粗,純粹就是村小賣部里的東西太少,而去到鎮上購物又交通不方便而已。
這種大批采購的模式雖然在表面上看起來非常過癮,但實際上只要稍微懂點商業知識的人都知道,這其實非常不利于品類的拓展和的商品的實際流通……無它,大規模采購意味著高客單價,高客單價意味著購買力并不如何強的農村消費者在做購買決策時,選擇面會更窄。
這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個死循環,也是農村市場上的商店里陳列的商品始終并不如何豐富的核心原因之一。
所以,不出村就能靠著小賣部的那兩塊大屏,用最便宜的價格去買一兩件自己以前從未見過的稀罕商品,而且第二天就能把貨送過來,對于大部分農村消費者其實非常具有吸引力,也是他們以前很難意識到的剛需服務……是人都有各種欲望,是人都想把日子過得舒坦和精彩一點,只不過他們以前沒有這種條件,又或者是動機成本太高了而已。
雖然說當時農村地區普遍存在著文化程度不高、操作不來手機、也不懂如何捆綁銀行卡,在電商平臺上購物等諸多痛點,但只要項目方有心,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
喏,看到小賣部里那兩塊大屏沒有,字大圖大,還有店老板在一旁幫你操作和推薦,要什么樣的商品他都能給你調出來,然后幫你解說一番,感興趣了就直接幫你下單。
沒有智能手機,沒有綁定銀行卡,也沒有賬戶?
那多簡單啊,店老板幫你代付,你直接在本子上登記一下,把現金給他就行了……反正這個O2O跟純電商不一樣,嚴格杜絕“照騙”行為不說,全程都是明碼實價,不存在各種價格套路。
什么?
你說店老板憑什么忙前忙后地幫著項目操持?
大哥,每一筆交易,店老板都是有抽成的好不好……雖然比例并不高,每筆的抽成也不多,但對于經濟始終不能算作發達的豫西南農村地區來說,這已經是非常不少的一筆收入了好不好。
而且這種業務越往后,村民們能享受到的商品質量越高,價格越低,越喜歡跑到店老板這里來購物,不管是O2O平臺的產品,還是小賣部本身的產品……無它,項目采購的規模效應起來了。
就拿當時比較受歡迎的一款礦泉水而言,2014年的時候,鄉鎮上的售賣價格是1元/瓶,而它的實際經銷價大約是6毛多一點,而且是10萬瓶起拉;但是到了2015年,楊默等人帶著采購團隊去廠家洽談的時候,憑借著其每個月30多萬瓶的銷售業績,最終把價格談到了2毛7一瓶;
也就是說,即便是楊默把網點的供貨價定到了4毛9一瓶,楊默他們在刨去掉各項成本之后,一瓶依然能掙到1毛錢;而即便是那些店老板在楊默等人的建議下,把礦泉水的價格定到了8毛,他們的實際收益也比往日要來得高……喏,這就是經典的廠家、經銷商、終端、消費者四贏的局面。
又比如說當地農村在收完麥之后,基本是要種上一季花生。這種花生肥農民自己去買的話,一袋要150塊錢左右。
但其實,當地也是有化肥廠的,只要你有量,直接從廠里拉的話,其實大約只需要一半的價格;楊默他們談下來后,即便算上終端運費,送到村里賣90塊錢也至少有10%左右的毛利……唯一的區別,就是楊默等人不能賒賬,而普通農民買的花費雖然價格會高上許多,但是能在鄉鎮上的農資店賒賬而已。
雖然說基于一些安全考慮,楊默最終沒有采取風險自擔的手法,在這種物資上對那些農民開放賒銷業務,但不管怎么說,這對部分農民而言,也依然是一項稱得上堪比福音,且能夠站著把錢掙了的業務。